非遗传承活态化,文化根脉植校园

开年以来,山丹县文化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文化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非遗传承项目、数字化服务等举措,全面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效能,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惠民品牌,为县域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传统节日焕新彩,文化惠民暖民心

山丹县文化馆

多措并举推动群众文化工作提质增效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馆紧抓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临近春节期间,组织馆内书画老师开展墨香润春色·联韵迎新春”送春联进乡村活动,深入乡镇,累计送出春联300余副、福字200余张,将新春祝福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精心编排的山丹社火队在张掖市社火调演中龙狮表演项目再拔头筹荣获一等奖、传统秧歌项目荣获三等奖,通过舞狮、耍龙、秧歌等传统表演展现地方民俗魅力;元宵节期间举办“山丹县社火集中展演”,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5万人次,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

日氛围。

 

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馆创新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我县宝卷非遗传承人走进东街幼儿园,通过二胡、三弦等民族乐器伴奏,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生动表情为孩子们念唱了多个经典宝卷片段,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遗的魅力。此外,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举办“古韵山丹织锦绣 巾帼同筑幸福梦”非遗剪纸传承活动,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学员们在欢声笑语中创作出了一幅

幅风格迥异的剪纸作品,让大家既传承了技艺,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还通过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非遗文创展示,让广大群众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传承。

 

品牌活动创特色,文艺创作结硕果

 

文化馆持续深化文化“三下乡”品牌活动,覆盖全县8个乡镇,组织文艺轻骑兵下乡演出8场次,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馆内文艺骨干创作的《漫画话山丹》系列以诙谐生动的笔触描绘本土风土人情,累计发布14期,成为宣传山丹文旅的新载体。同时,我馆老师还受邀至其他单位进行指

导编排节目,充分展现基层文艺创作活力和为民服务宗旨。

 

数字服务拓渠道,全民共享零距离

 

依托“山丹文化云”平台,文化馆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建成数字文化资源库,上传地方戏曲、非遗教学视频等资源30余条;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定期推送活动预告、活动开展情况等内容。馆内常态化开放书画展厅、舞蹈排练室、器乐培训室等功能区,惠及

文艺爱好者1000余人次,真正实现文化服务“不打烊”、群众参与“无障碍”。

 

展望未来谋新篇,凝心聚力再出发

 

下一步,山丹县文化馆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大历届全会精神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群众点单、文化派单”精准服务模式,推动群众文化服务

“普惠化”向“品质化”升级,为打造“文化强县”贡献更多力量。

                             (文化馆:聂春燕)

分类
工作动态
非遗传承
群文活动
艺术欣赏
服务预约
精彩推荐
活动预约
培训辅导
线上舞台
非遗传承
赶大集
分馆建设
馆办团队